Cell子刊:肠道菌群影响脑肿瘤的免疫治疗效果
来源:生物世界 2025-07-01 11:38
这项研究强调了靶向调控肠道微生物群以提高癌症免疫疗法效果的潜力,尤其是通过涉及 T 细胞调节的机制。
尽管肠道微生物群对多种肿瘤(尤其是胃肠道肿瘤)的影响已得到认可,但其对脑肿瘤影响的复杂机制,在很大程度上仍未被探索。
2025 年 6 月 26 日,韩国科学技术院的研究人员在 Cell 子刊 Cell Reports 上发表了题为:Gut microbiota dysbiosis induced by brain tumors modulates the efficacy of immunotherapy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表明,脑肿瘤引起的肠道微生物群失调,可调节免疫治疗的效果,在饮食中补充色氨酸,能够恢复肠道微生物群,通过促进 T 细胞循环显著增强免疫治疗效果。
胶质母细胞瘤(GBM)因其预后极差而闻名,尽管进行了大量研究并有多种抗癌疗法可用,但它仍是治疗难度最大的脑肿瘤之一。与某些其他肿瘤类型不同,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生存率提高有限。尽管大脑已不再被视为免疫豁免组织,但胶质母细胞瘤对治疗反应不佳的原因在于其独特的特性,尤其是肿瘤微环境中高细胞毒性效应细胞的稀缺,这种缺陷妨碍了针对这些细胞的免疫疗法的有效性。此外,在胶质母细胞瘤病例中观察到 T 细胞在骨髓中被隔离,这进一步加剧了治疗的难度。
尽管如此,利用 T 细胞对抗胶质母细胞瘤仍是一种很有前景的策略。此外,T 细胞受体的多样性使其能够针对多种肿瘤抗原,而 T 细胞在体内的广泛循环也为有效治疗提供了机会。进一步的研究对于充分理解并利用 T 细胞在胶质母细胞瘤治疗中的潜力至关重要。
共生微生物群主要存在于皮肤和肠道中,对维持宿主健康以及影响癌症的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胃肠道肿瘤方面,它们通过多种机制发挥作用,并影响治疗效果。然而,它们对起源于远端组织的癌症(例如脑肿瘤)的影响则研究较少。
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以及情绪障碍这些疾病中,肠-脑轴已经受到了极大的关注,但对于肠道微生物群如何影响健康结果的精确机制,尤其是在胶质母细胞瘤中,研究人员尚未完全了解。尽管兴趣日益浓厚,但有关肠道微生物群在胶质母细胞瘤抗肿瘤免疫反应中的作用的研究,也仍然有限。
在这项最新研究中,研究团队旨在发现能显著增强对脑肿瘤免疫反应的关键肠道微生物。
研究团队采用胶质母细胞瘤(GBM)小鼠模型,利用 16S rRNA 测序技术分析肠道微生物群随肿瘤进展而发生的变化,并通过饮食调整添加色氨酸来干预,以恢复肠道微生物群的改变。结果显示,色氨酸补充剂不仅能逆转这些肠道微生物的变化,还能通过促进 T 细胞循环显著提高小鼠模型存活率,并增强免疫疗法的效果。
在对色氨酸产生积极反应的微生物种类中,一种肠道细菌——Duncaniella dubosii 脱颖而出,成为色氨酸免疫调节作用的关键贡献者。
该研究的核心发现:
脑肿瘤进展期间肠道微生物群的变化会影响免疫反应;
色氨酸可恢复肠道微生物群平衡并促进 T 细胞循环;
Duncaniella dubosii 经色氨酸修复后,能发挥色氨酸增强免疫的作用;
调控肠道微生物群可增强免疫检查点阻断(ICB)疗法对脑肿瘤的疗效。
总的来说,这项研究强调了靶向调控肠道微生物群以提高癌症免疫疗法效果的潜力,尤其是通过涉及 T 细胞调节的机制。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